水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主要开展水环境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和危险废物处置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标准制订等工作;建设了“广西镉砷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冶金环境工程联合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现有技术人员9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6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5名。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社科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重要技术标准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0余篇。
科研平台:
广西镉砷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6年10月,经广西科技厅批准,广西环科院牵头联合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神州立方环境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申报的“广西镉砷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入广西第十二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开展镉砷危险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工程示范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研究。
电解锰渣中锰和硫酸铵回收及无害化处理一体化工艺研究与示范项目现场中试
生物冶金环境工程联合实验室
2014年12月,在广西环科院建立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依托的“生物冶金环境工程联合实验室”。配备了废水微生物处理反应器、荧光定量PCR、颚式破碎机、小型浮选机等仪器设备,主要开展基于微生物技术的生活污水、有机污染水体、重金属废水和污泥处置等水处理相关环保技术和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具备了微生物菌种筛选、菌种鉴定、驯化培养、群落调控、扩大培养和废水处理小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验能力。
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 农村分散污水处理的实验装置
主要荣誉:
锡多金属矿选矿重金属废水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15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单位)
广西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2010~2014年度)绩效评价及对策(荣获2016年广西社科奖三等奖)制糖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研究(荣获2018年广西社科奖二等奖)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制糖工业》(HJ860.1-2017)
广西地方标准《甘蔗制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B45/T1188-2015)
广西地方标准《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甘蔗制糖业》(DB45/T1331-2016)
主要业绩:
制糖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5年国家环保管理项目)
河道重金属微生物转移转化机制研究(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单位)
黑臭水体污染特性及水体自净因素研究(2017年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子课题)
微生物原位成矿技术协同处置冶炼废渣技术与应用(2017年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广西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
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草案编制
澄碧湖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有色行业采选业废水排放地方标准制定研究
钦州市入海排污口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九州江流域污染防治现场调研